乘用汽车空气悬架行业资讯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2-09-18 08:08:24
 蔚来汽车首开先河,全系车型标配空气悬架。过去空悬系统主要配置于如捷豹路虎、 沃尔沃、奔驰等海外高端汽车品牌,以及中外合资品牌的豪华车型如上汽大众辉昂、一汽 奥迪 A8L 等,相比来看,国内自主品牌搭载空悬较少。随着国内自主车企不断推出高档品 牌,空气悬架成为高端品牌增配的主要产品之一,其中为代表的是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蔚来汽车首开先河,目前已经落地的 EC6、ES6、ES8 轿车均配置空气悬架

  蔚来汽车首开先河,全系车型标配空气悬架。过去空悬系统主要配置于如捷豹路虎、 沃尔沃、奔驰等海外高端汽车品牌,以及中外合资品牌的豪华车型如上汽大众辉昂、一汽 奥迪 A8L 等,相比来看,国内自主品牌搭载空悬较少。随着国内自主车企不断推出高档品 牌,空气悬架成为高端品牌增配的主要产品之一,其中为代表的是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蔚来汽车首开先河,目前已经落地的 EC6、ES6、ES8 轿车均配置空气悬架系统,同时其 首款高端电动轿车蔚来 ET7 也标配空悬系统,计划将于 2022 年量产落地。

  自主高端品牌纷纷搭载空气悬架系统,助力价格上探。自蔚来汽车之后,国内自主车 企高端品牌纷纷搭载空气悬架,价格上探同时提升车辆性能。例如一汽红旗多款大型电动 SUVHS7、H9 和 E-HS9 中高配均配有空气悬架。东风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 于 2020 年 12 月发布首款 SUV 岚图 FREE,该车型搭载有空气悬架。除此之外,吉利今 年新推出的爆款车型极氪 001 搭载了空气悬架。长城汽车也纷纷搭载空气悬架,2021 年 4 月,在上海车展上,长城汽车发布基于长城最新越野平台打造的首款全尺寸皮卡 X 炮,该 车支持选装行驶质感更出色的“空气悬架+电控减振器”系统,显著提升越野性能;同样 于上海车展发布的长城坦克 700、800 车型也有望搭载空气悬架系统,提升乘客驾驶体验。

  空气悬架系统此前多于豪华品牌高端车型搭载,提升驾乘体验。空气悬架系统此前多 配置于 BBA 等高端豪华品牌,带给乘客舒适的驾乘体验,是汽车高端豪华的象征标志之 一。如宝马 7 系全系搭载称为魔毯的空气悬架系统,同时底盘集成四轮空气悬架、EDC 动 态减震系统、电子机械防侧倾系统、整体主动转向和 xDrive 智能四驱系统五大先进底盘技 术,配合预判式底盘调节系统与 ADAPTIVE 自适应模式,显著提升驾驶性能与乘坐舒适性。奔驰 S 级轿车也标配 AIRMATIC 空气悬架,当轿车突然穿过颠簸路段或者突然制动时,系 统能够在 50 毫秒内响应,调整每个车轮的减震力,带来优越驾驶体验。但是价格昂贵, 宝马 7 系车型 82.8 万起,奔驰 S 级车型 91.78 万起,其他如奥迪 A6L,54 万以上中高配 车型才能选装空悬,选装空悬需要近三万的选装价格,标配空悬的Q7则定价在75万以上。高昂的价格使得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主品牌高端化需要“性价比”,空悬配置价格区间明显下探。随着国内自主主机厂不 断推出高端品牌,同时希望给消费者带来“性价比”,空悬成为其增配的主要产品。不同 于搭载空悬的 BBA 等海外豪华品牌标配价格在 70 万以上,选装 50 万起的高昂价格,国内自主品牌空悬配置价格区间明显下探。国内自主品牌极氪 001 定价在 28.1-36.0 万元, 东风岚图 FREE 则定价在 31.3-36.4 万元,虽只有高配才能配备空气悬架,但与过去动辄 50 万起步的高档车型相比,价格有明显下降。

  空悬能显著提升驾驶体验,增加乘坐舒适性。传统汽车的悬架一般由螺旋弹簧和减振 器组成,被动地进行受力缓冲和反弹力消减。空气悬架是一种主动悬架,它可以控制车身 底盘高度、车身倾斜度和减振阻尼系数等。与传统钢制汽车悬架系统相比较,空气悬架具 有很多优势。例如,当汽车高速路段行驶时,控制单元会控制底盘降低,减震器阻尼变硬, 悬架变硬,提高车身稳定性;当汽车长时间低速行驶时,例如经过颠簸路面,控制单元会 控制底盘抬升,悬架变软来提高乘坐舒适性。另外,空气悬架系统还能自动保持车身水平 高度,无论空载还是满载,车身都能保持水平状态,显著提升乘坐舒适性。

  空悬系统是以空气弹簧为主要弹性元件的主动悬架。空气悬架系统主要由空气供给单 元(空气压缩机、空气存储罐、阀等)、空气弹簧、减振器、以及电控单元和传感器等部 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空气悬架中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根据惯性传感器、车身高度、 车速、转向角度及制动等信号,实时控制空气压缩机的工作情况。空气压缩机将高压空气 输送到每个空气悬架中,根据需要控制每个悬架的性能、阻尼系数及底盘高度等,从而使 汽车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空气供给单元是驱动空气弹簧的核心部件,动态控制空气弹簧高压空气的输送情况。 空气供给系统一般由空气压缩机、气动弹簧阀、温度传感器、空气干燥器、气动排气阀等 组成。空气压缩机是空气供给单元的核心,通过叶轮的高速旋转或往复活塞运动产生压缩 空气,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空气干燥器主要负责为压缩空气去湿,避免压缩空气 产生冷凝水引起部件锈蚀。空气供给单元受到 ECU 的控制,动态控制气体的进入与排出, 从而调节空气弹簧的软硬程度和长度。其中空气压缩机是核心部件,其需要在高压环境下 长时间运转,且要求有稳定的输出表现,这对产品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以及振动和噪音等 方面均具有要求,在产品设计和制造加工上具有难度,技术壁垒高。

  空气弹簧调节车身高度,兼具有缓冲路面不平坦带来的振动的功能。空气弹簧是利用 橡胶气囊内压缩空气的膨胀反力作为弹性恢复力的一种弹性元件,其支承和弹性作用主要 取决于弹簧内的压缩气体。通过空气供给单元的输送,调节空气弹簧内气压,进而调节弹 簧高度和软硬度。空气弹簧一般可分为膜式空气弹簧和囊式空气弹簧两种,膜式空气弹簧 刚度较小,车身自然振动频率较低,且尺寸较小,因此在汽车上应用较多。如果是多腔式 空气弹簧,还可以通过控制内部腔室的连通来改变弹簧软硬度,性能更加优化。空气弹簧 结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密封性要求严格,在材料和设计上要求高。空气弹簧橡胶材料要 求适应-40~70℃温变,并能抵抗磷化物质、酸碱溶剂和臭氧等的侵蚀以及要求耐弯曲、永 久变形小。(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减振器主要起到衰减和吸收震动的作用,可有效缓冲路面不平坦带来的震感。减振器 和弹簧是配合使用的。弹簧起缓和冲击的作用,将大能量一次冲击变为小能量多次冲击 ,而减振器就是逐步将小能量多次冲击减少。减振器工作时,内部活塞杆上下运动,同 时内部的油液或者其他介质通过阻尼孔往复流动。减震器的阻尼主要通过调节阻尼孔面积 的大小来调节。当缩小阻尼孔面积时,减振器阻尼大,活塞杆运动慢,有利于保持稳定行 驶状态;增大阻尼孔面积时,活塞杆运动阻力小,车辆可以更好地适应崎岖地形。现阶段 更先进的电磁减振器采用的电磁液的特殊液体,能够通过磁场改变油液内带磁粒子的状态, 从而调节阻尼。电磁减振器灵敏度极高,可以在一秒内进行上千次调节。

  传感器及电控单元负责整个空悬系统的运转调度。车辆的转弯、加速或减速往往时间 短暂,特别是在崎岖的公路环境上运行时,车轮每一刻面临的路面状况或凹或凸,都是完 全不同的。为了在不同状态下均能带给车内人员稳定的乘车体验,主控单元需要及时传感 器搜集到的车身高度、加速度等信息,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反应,整个反应时间往往只有 毫秒级。为了达到这一快速反应效果,汽车需要灵敏的车身以及加速度等传感器以及 ECU 控制单元,同时还需要决策算法去协调空悬系统各个部件的运转调度。

  空悬国产化下单价降低,预计带动 25 万元以上车型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广阔。过 去空悬系统常配置于捷豹路虎、沃尔沃、奔驰等海外高端汽车品牌,以及中外合资品牌的 豪华车型,价格高昂,同时单车价值量在 1 万以上,部分会高达 2 万以上。我们预计随着 国内自主车型的高端品牌不断推出,叠加供应链国产化降本的影响,搭配空悬车型的价格 带有望突破到 25 万元,同时 25 万以上车型的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我们预计到 2025 年 空悬总体单车价值量降至 8500 元,国内/全球渗透率提升至 15%/12%,开始渗透到 25 万 元车型市场,分别对应国内/全球市场规模 319/765 亿,5 年 CAGR 为 51%/53%。预计到 2030 年空悬总体单车价值量降至 7500 元,随着 25 万元以上车型的渗透率不断提升,预 计国内/全球渗透率提升至 20%/18%,国内/全球市场规模为 405 亿/1080 亿元。细分产品 来看,空气弹簧和空气供给单元预计将占比 50%以上的市场空间份额。

  主机厂开始主导定制化集成,自主供应商开始实现单点突破。主机厂为了降低空气悬 架的成本,主机厂开始分拆空气悬架大总成,分拆成空气供给单元、空气弹簧、减振器和 传感器等小总成,而自主做定制化集成,集空悬于智能底盘系统内,这为国内供应商单点 突破提供了机会。预计海外龙头如大陆、威巴克等整个系统的供应商将受到影响,国内单 个产品的优质供应商有望获得更多定点机会。如中鼎获得蔚来的空气供给单元小总成定点, 此前蔚来空悬依靠大陆整个空悬系统供应。主机厂空气悬架定点分拆有望成为趋势。随着 自主供应商的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主供应商能够给主机厂带来性能优越且价格更便 宜的产品,叠加优质的服务响应,有望加快国产替代步伐。

  海外厂商起步早,技术先进,积累深厚。从全球来看,海外空气悬架供应商起步较早, 如全球龙头大陆成立于 1871 年,采埃孚子公司威伯科成立于 1869 年,威巴克也已有 150 多年的历史,因此在技术储备、客户关系上积累了深厚基础。大陆、威巴克为代表的老牌 空悬供应商具备覆盖 ECU、空气弹簧、减振器等部件的较全面供应能力,并已经配套宝马、 奥迪、奔驰、路虎等海外高端车型。而威伯科则在商用车空悬领域积累深厚,配套中国重 汽等重型商用车。

  国内具备较强实力的厂商较少,多数厂商集中在空气弹簧以及提供总成系统领域。目 前国内只有中鼎股份、保隆科技、孔辉汽车三家实现空悬产品的乘用车量产落地。其中中 鼎是国产空悬空气供给单元的主要供应商,因为收购国外的空悬龙头 AMK,具备较高技术 壁垒优势,产品已经配套蔚来、东风以及其他主流自主品牌车型等,并正向空气弹簧领域 开拓,未来还可能参与到空悬产业更多细分领域。而保隆科技则在空气弹簧方面积累深厚, 并积极开拓减振器市场,目前也已配套蔚来 ET7 等车型。孔辉汽车具备空悬电控等方面能 力,已经取得东方岚图两个车型的定点,且供应红旗、长城等车厂。天润工业则在商用车 空悬领域展开布局。

  中鼎收购空悬龙头 AMK,加快空气供给单元国内落地。德国 AMK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 汽车空气悬架系统总成产品,深耕空悬行业二十多年,和大陆和采埃孚子公司威伯科齐名。2016 年 5 月,中鼎股份以 1.3 亿欧元对价收购 AMK 的 100%股权,此后中鼎 2020 年于 国内落地安徽安美科,依托 AMK 的产品技术与客户资源优势,加快空气供给单元国内落 地,陆续获得国内空气供给单元定点,2020 年斩获蔚来、东风岚图空悬定点,2021 年 6 月相继获得国内多款头部品牌主机厂等新车型空悬定点,未来有望从空气供给单元扩展到 空气弹簧和总成相关产品。截止 2021 年 6 月底,中鼎安美科国内新增订单达 11 亿元,空 悬订单充沛。

  保隆科技空气弹簧进展领先,已获得国内头部车企定点。保隆科技在橡胶生产方面有 丰富的经验积累,并掌握 EPDM 橡胶配方等核心技术能力,为空气弹簧研发与生产提供坚 实基础。保隆科技 2012 年开始开发商用车空气弹簧,目前产品包括商用车空气弹簧,乘 用车空气弹簧,电控减振器,储气罐等,覆盖售后 AM 市场和 OEM 市场,已批产客户包 括采埃孚、长春富维安道拓、北京光华荣昌、上海科曼、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广 州华劲和赛夫华兰德等。保隆科技是国内市场主要的自主空气弹簧供应商之一,乘用车领 域有定点落地,如 2021 年初获得蔚来 ET7 空气弹簧和减振器总成等,单车价值达 3000 元,生命周期总价值量超过 2 亿元人民币。

  天润凭借曲轴业务客户基础,为布局空气悬架打开通道。天润工业于 2020 年与空悬 专家张广世博士合作成立空悬公司天润智控,并持有该公司 93%的股份。该公司产品主要 面向商用车,在核心结构件上自主生产,并致力于成为系统方案集成供应商。目前天润在 空悬方面已经形成底盘空气悬架、驾驶室空气悬架等产品,含 ECAS 电控系统的空气悬架 总成也已经完成开发设计。通过曲轴业务,天润与潍柴动力、康明斯、中国重汽等下游客 户形成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并基于此为空悬业务的拓展提供更广阔路径。(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科博达从电机控制器扩展到底盘域控制器,具备悬挂控制功能。科博达成立于 2003 年,公司专注控制器领域,深耕汽车照明电子,主要产品涵盖照明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 统、能源管理系统等几大领域,客户涵盖大众集团、戴姆勒、宝马、福特等全球知名车企。此外公司在汽车电子业务基础上扩展底盘域控制器,除比亚迪的域控制器定点外,公司还 获得了小鹏、比亚迪和理想的 DCC、DCC+ASC 等域控制器相关项目定点。未来上述产 品有望逐渐向其他客户拓展。经过多年研发,目前公司在域控制器领域已拥有相应的技术 优势。

  公司是全球非轮胎橡胶行业龙头,并购奠定全球地位。公司成立于 1980 年,主营产 品为汽车非轮胎橡胶零部件。公司旗下四大板块分别为冷却系统、密封系统、轻量级及橡 胶业务和空悬系统,2020 年销售占比分别为 26%、24%、23%和 7%。公司 2020 年实现 营收 115 亿元,同比-1.4%;实现归母净利润 4.93 亿元,同比-18.2%。2020 年营收下降 主要是由于行业景气度影响。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夏鼎湖,持股占比 13.8%。公司通过内生 成长和一系列外延并购,逐步奠定了全球非轮胎橡胶行业的龙头地位。

  加快智能化底盘布局,空悬在手订单充沛。公司目前智能化底盘主要有两大类业务, 空悬系统以及轻量化底盘。公司发力智能化底盘业务,轻量化底盘方面公司近期获得了比 亚迪的轻量化总成产品的定点,客户涵盖奔驰、长安、广汽、比亚迪等多个主机厂。空悬 方面,公司从 2016 收购空悬电控领域龙头 AMK 以来,不断开拓汽车空气悬架系统业务, 业务不断落地。2020 年斩获蔚来、东风岚图空悬定点,2021 年 6 月相继获得国内头部品 牌主机厂如比亚迪等新车型空悬定点,空悬订单充沛。目前空悬的渗透率较低,预计未来 随着空悬不断普及,公司的空悬业务有望推动业绩和估值上涨。

  并购巩固核心业务,逐步推进协同整合。公司从 2008 年开始国际化战略以来,不断 并购扩展海外零部件龙头。2014 年,公司收购海外高精度密封件龙头 KACO,进军高端 密封件产品领域。2015 年,公司收购德国 WEGU,提升减震降噪领域技术实力平。2016 年,公司收购空悬电控领域龙头 AMK,建立汽车空气悬架系统业务,进军汽车电子领域。2017 年,公司收购全球汽车管路领先供应商 TFH 进一步扩展冷却业务产品线。公司通过 系列并购和整合,逐步吸收领先技术和优质客户,不断加强板块协同效应,加速先进技术和高端产品的国内落地。

  顺应智能化电动化趋势,产品客户不断开拓。公司作为全球非轮胎橡胶龙头,产品不 断升级,加速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扩展。依托于全球汽车管路领先供应商 TFH 的技术, 公司流体管理产品的单车价值不断提升,从传统车的三百元左右提升到新能源车近千元。公司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管路系统总成业务,目前已经给宝马、沃尔沃、奥迪、大 众、吉利、小鹏和理想等新能源汽车平台配套。密封系统方面,公司目前已经开发批产新 能源电池模组密封系统和电桥总成等产品,为沃尔沃、蔚来、上汽、广汽等新能源汽车平 台配套。在 KACO 技术的基础上,公司在高性能油封领域获得突破,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壁 垒。

  公司具备前瞻视野,研发投入超前。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历年研发费用率均在 4%以 上,2017 年至今均保持在 7%左右;2021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达到 7.19%, 最近三年的研发费用占归母净利润比重更是接近 90%。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上海 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和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公司及子公司共获得授 权的专利 323 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37 项;完成 13 项境外专利申请;获得了 31 项软件 著作权的登记;获得 9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公司目前已经是气门嘴、排气尾管、平衡块、 TPMS 等多个细分领域的全球前三供应商,当前研发费用主要投入在 TPMS、传感器、 ADAS 等产品上,未来持续增量可期。

  TPMS 持续创新,实现领先。公司 2004 年开始推出第一代 TPMS 产品 I-type,2012 年推出能够实现WAL自动定位的X-type,之后又于2014/2015/2018年推出C-type、D-type 和 C/D-type pro。公司产品不断升级,重量越来越小,轮辋适应性越来越强,市场接受度 也越来越高。保隆与霍富的 TPMS 业务合并后,公司有望通过市场互补,整合产能、研发, 合并采购渠道,提升 TPMS 业务的盈利能力。未来公司 TPMS 技术将聚焦在下一代平台 化 TPMS 产品(GEN 7)、蓝牙通讯技术(BTMS)和轮胎安装式 TPMS 产品,通过持续 创新来实现行业领先。

  产品智能化升级,单车配套价值量不断提升。公司现金流业务为平衡块(约 1 元)、 气门嘴(约 10 元)、排气管(约 100 元)等传统产品,全球市占率均已做到前三。2012 年起,公司开始布局汽车电子产品,如传感器(约 300 元)、ADAS(约 1000 元)和主动 悬架(3000-10000 元)。公司温度、压力传感器业务规模国内领先,配套绝大部分头部自 主品牌;TPMS 传感器已做到全球第三;ADAS 产品已在一汽等客户量产;主动悬架产品 已获得蔚来汽车等头部客户定点,单车超过 3000 元。看好公司后续单车配套价值、新客 户的不断拓展,成长潜力大。

  公司是全球车灯控制器龙头,深度绑定大众集团。公司深耕汽车照明电子,主要产品 为汽车照明控制系统、车载电器与电子、电机控制系统及能源管理系统等,2020 年分别 占公司营收的 50%、23%、19%、2%。大众是公司最重要的客户,历年营收占比超 6 成, 此外公司配套全球主流品牌如大众、奥迪、奔驰、宝马和保时捷等,2020 年海外销售收 入占比超过 30%。

  公司车灯控制器全球竞争力强,受益 LED 渗透加速。主辅光源控制器是公司核心业 务,大众是公司最重要客户,历年营收占比超 6 成。公司 2018 年 LED 灯控制器营收仅约 6.2 亿元,而我们预计未来全球市场空间有望达 84 亿,作为细分领域全球龙头潜在渗透空 间较大。此外,公司刚刚起步的氛围灯和 LED 尾灯控制器单车价值分别约 176 元、400 元,未来全球市场空间分别有望达 62、70 亿元。

  客户不断拓展,品类持续扩张。依托大众,公司不断扩展能力边界:产品由从最初的 照明系统控制器逐步拓展至电机控制系统、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2019 年新能源车项目 首次进入大众新能源车市场、商用车国六标准排放项目也获得突破;终端客户从上汽大众、 一汽大众拓展至奥迪、保时捷、斯柯达等大众子品牌,继而深入美系、日系及自主品牌, 和包括戴姆勒、宝马、大众、福特、雷诺、PSA、康明斯等在内的 12 个全球平台项目展 开合作。此外公司在汽车电子业务基础上扩展底盘域控制器,除比亚迪的域控制器定点外, 公司还获得了小鹏、比亚迪和理想的 DCC、DCC+ASC 等域控制器相关项目定点。未来 上述产品有望逐渐向其他客户拓展。经多年研发,目前公司在域控制器领域已拥有相应的 技术优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