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向记者讲线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700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天表示,目前的状况下,无需宣布紧急状态。新华社/法新
●安倍对第一次执政的经验教训总结为其长期执政奠定了执政理论思想。安倍二次挑战并维持超长政权堪称深刻总结了第一任期轻狂浮躁的教训。
●2012年12月26日,安倍政权启动,组阁构建执政体制,起用早在小泉时期和安倍第一任期就崭露头角的“政策通”,搭建政策实力派执政团队。这是安倍执政的骨架,七年未变,为“安倍经济学”的实施、“俯瞰地球仪外交”的落地,以及一系列选举的胜利,奠定了人事基础。
●推出有理念的“安倍经济学”,重振日本经济。这是安倍长期政权的根本台柱子。
●安倍高喊修宪,推进“战后体制”重建。安倍用“特定秘密保护法”抑制媒体“乱发声”,压制“政治干扰”和反对党的“无事生非”。这是面对“森友学园”、“加计学园”及“赏樱大会”丑闻,安倍得以回避媒体加温发酵,确保局面可控稳定的重要原因。
安倍自2012年12月第二次执政以来,到今年8月24日已达2799天,超过连续执政最长的佐藤荣作(1964年—1972年)。若加上2006年第一次执政的366天,累计执政天数超过3165天,跨越了有史以来的伊藤博文、历代累计执政最长的桂太郎,如今毫无悬念地刷新了“连续执政最长”纪录,日本史上绝无仅有。此前,日本政坛十年九相,甚至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主持人曾不得不用“日本首相”来介绍嘉宾。安倍何以保持如此骄人的持久执政纪录,深为海内外关注。
安倍对第一次执政的经验教训总结为其长期执政奠定了执政理论思想。2006年9月,安倍以小泉改革继承者身份荣登日本政坛最高坐席,时年52岁,也是战后出生的首位首相。日本战后出生的政治家自诩为“战后派”,且认为“战后派”就是“战略派”,主张不为历史责任所赘,以国家利益为先。安倍被推为“战后派之首”,跨越世代率先上台。豪门出身,政治世家,年轻有为,意气风发,改变战后体制成了安倍第一任期的主导思想。先是模仿里根经济学,主张保守主义改革;接着声称要回到战后原点,改变战后体制,主张修宪,先修教育法,后推出“国民投票法”,推进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探索新的安保体制;对美主张双务外交,试图摆脱唯美是从,谋求对等外交。为此,不惜终止在印度洋为美军供油给水的特别措施法。可惜,安倍年轻气盛,用力过猛,终因体力不支,撂了挑子。之后的五年,安倍办了一个健身卡,调养身体,跑步练肌肉,为东山再起蓄积体力和意志。同时,他潜心学习岸信介治国理政文献秘籍,为再挑战积累理论。如此,安倍二次挑战并维持超长政权堪称深刻总结了第一任期轻狂浮躁的教训。
维护长期政权既要有主观的政策条件,也需要客观的外部环境和政治生态。2012年12月26日,安倍政权启动,组阁构建执政体制,起用早在小泉时期和安倍第一任期就崭露头角的“政策通”,搭建政策实力派执政团队。如经济政策通甘利明、茂木敏聪,政党政治大师级人物二阶俊博,既是政策通,又是人事通,深谋远虑、谙熟内务的菅义伟做官房长官,请出前首相,也是安倍第一任期的政治搭档麻生太郎任副总理(副首相)、财务大臣和金融担当大臣,平衡利益分配。这是安倍执政的骨架,七年未变,为“安倍经济学”的实施、“俯瞰地球仪外交”的落地,以及一系列选举的胜利,奠定了人事基础。
推出有理念的“安倍经济学”,重振日本经济。这是安倍长期政权的根本台柱子。安倍上台之时,正是美国金融危机之后,欧债危机之时,日本遭遇地震海啸核泄漏之灾,世界经济濒临二次探底,日本经济“失去20年”积重难返。政权缺乏恢复经济、治理国家的经验,贸易立国的日本直面贸易赤字,人口老化、失业增加、创新钝化。安倍政权必须打破条条框框,拿出有效的经济对策,重振日本经济。安倍推出了大胆的金融政策,抑制日元升值,刺激出口,刷新企业业绩,推升日经股指,创造资产效果,同时,不拘泥于“财政健全化”理想,冲破政府债务紧箍咒,扩张财政,促进政府花钱多花钱,创造需求,拉动经济。大胆给法人减税,确保日本企业在全球竞争中不败在税率上,同时落实“消费增税”,确保社保资金有来源。
就其结果看,安倍政府与央行实现了政策一体化运营,搁置“央行独立性”,实现日元贬值,扩大出口,日本企业盈利。日本名义GDP在2016年达539万亿日元,超过历史最高的1997年536万亿日元。日本经济“失去20年”后再破纪录。日经股指重返2万点台阶,带动日本个人金融资产超过1800万亿日元,净资产超过1400万亿日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名义GDP回升,税基扩大,税收增加,政府债务改善,消费增加,日本经济呈现自律复苏,良性循环常态。安倍政权获得稳定的基础,确保自民会席位。经济增长就是民意,是政权的基础。
安倍高喊修宪,推进“战后体制”重建。如推出新“安保法治”,强化安倍政治体制。在修宪上,雷声大,宣传重于落实,强调共识,突出难度。为执政保驾护航,安倍用“特定秘密保护法”抑制媒体“乱发声”,压制“政治干扰”和反对党的“无事生非”。这是面对“森友学园”、“加计学园”及“赏樱大会”丑闻,安倍得以回避媒体加温发酵,确保局面可控稳定。
良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有利于维护内政生态选情。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剧变,结构深刻调整,安倍政治资历深厚,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稳固。外交上,安倍扬长避短,发挥个人魅力,高举“积极和平主义”旗帜,大搞“俯瞰地球仪外交”,周游列国,利用多种平台,塑造大国形象,维护大国地位。如主动营造日本主导规则、主导秩序氛围,参与并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推动日欧EPA,参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积极缓和对华关系,平衡日美关系,迎合美国,左右逢源,给国民留下“积极工作”印象。安倍利用外交场合积极吸引外商投资日本股票,拉升内阁支持率。
安倍政权长期化不是偶然事件,与内外形势和结构有关。在内政上,分裂,难以重新集结,日本的政党政治扭曲失衡,自民党之外无对手,安倍之外无能人。安倍通过改革政党和政府人事制度,控制党内外人事权,形成“安倍一强体制”,“三届九年”连任自民党总裁,确保安倍内阁不变色。
眼下,疫情日益严峻,安倍体力不支,无法演绎战后最长的经济扩张期,执政的日子也很难继续无限期延长。
共同社援引多名日本政府官员的话报道,安倍将在记者会上谈及他的健康状况和日本政府采取的防控新冠疫情措施。这将是6月中旬以来他首次举行记者会。
安倍8月24日成为日本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不过,他的健康状况近来受到关注。一家日本媒体曾报道,安倍7月吐血。安倍本月17日在医院“体检”7个多小时,24日赴同一家医院听取结果并接受更多检查。日本政府否认安倍的健康有问题。
与安倍关系近的执政党自民党税制调查会会长甘利明8月25日告诉路透社记者,安倍8月24日气色看上去比本月中旬好转。甘利明认为,安倍会继续担任自民党党首及首相,直至明年9月任期结束。
刘军红,国内知名国际关系研究学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日本经济、中日经济关系、东亚亚太区域合作、国际金融与货币体制、气候环境能源政治经济秩序等。
大众日报国际新闻评论专栏《环球论坛》开栏于2007年5月19日。栏目主打热点国际新闻解读,着力在新闻的深度延伸上下功夫,靠独家权威新颖的观点和论证确凿、鞭辟入理的深度分析影响读者,告知读者“新闻背后的新闻”。《环球论坛》专栏欢迎读者用户赐稿。如有线索或推荐作者,请拨打热线(微信):;或发邮件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