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向来有“打新不败”的传说,但在审核制走向注册制过程中,定价向市场化方向深入转变,打新不再“躺赢”。
注册制下新股发行价格更多由市场决定,好企业会匹配更好的估值,同时资质一般企业也需要对应更低的估值。因而新股定价能力愈发关键,新股估值变成可上可下,不再有“23倍”的保护线,新股发行风险进一步增加。
在这种新形势下,打新收益率下降本就大势所趋,受新规影响,2022年打新收益率进一步下滑。
根据犀牛之星研究院的统计,截至11月21日,2022年的A股市场有358只新股首发上市,其中有145只新股上市首日就以破发收场,破发率为40.05%;去年同期有有438只新股首发上市,其中有170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收场,破发率为38.81%。
最明显的变化是新股数量下降明显,上市节奏明显放缓,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100家。
新股频繁破发从某种层面上看不是一件坏事,在某种程度上这有助于新股定价回归理性,促使新股真正回归价值投资本源,增强了市场定价功能,使得新股收益趋于合理。
另外从板块的整体上来看,主板是破发数量最少的板块,创业板、科创板更容易出现破发的情况。
市场行情是影响新股上市表现的一大因素,在市场行情较好时,不易出现破发现象,而在市场下行期,破发情况更易出现。
另外,一级市场较高的定价,留给二级市场的股价上涨空间也越来越少,叠加资本市场普跌行情,也是新股上市首日破发频繁的原因之一。
对投资者而言,破发现象增多,打破了打新稳赚不赔的神话,也促使投资者理性选择投资标的。
新股破发率越来越高,也说明以前的盲目打新模式可能适用性已经不再适用。所以挑选新股时,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各板块的财务要求不同,各自导致破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主板破发数量极少 ,本文尚不作讨论)
从近两年的注册制施行后为起点,新股上市后从板块分布情况看,破发概率最高的为科创板,破发率过半,打新的踩雷概率极高。
破发率最低的为创业板,但破发率也不低,仍有46.13%的破发率,打新风险同样不小。
从行业上看,北交所破发企业的行业分布没有明显偏向,不存在交易所对特定行业有所偏好的情况。
从行业上看,科创板的破发企业的行业分布则呈现出了明显的特点,破发最多的行业为生物医药行业。
而这很大概率与板块特性有关,“创新”是科创板的天然基因,《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明确指出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相当于对未赢利的生物医药企业打开一扇新大门,大批生物医药企业跃跃欲试。
在尚未盈利的前提下,还有不少叠加高发行价的情况,造成了生物药企在科创板IPO频频“破发”的现象。
从行业上看,创业板破发企业的行业分布与北交所比较一致,没有出现偏向,分布比较平均,基本集中在服务、原材料和制造业等行业之中。
这么看来,全面推行注册制之后,除了主板以外的其它所有板块破发概率都出现较大幅度提升,刚跨过一周年的北交所同样不可避免,这也是基于多因素合力作用下市场选择的结果,而非板块内关注度和流动性不高影响。
但今年以来,受制于国内外的复杂局势、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等原因,A股市场普遍受影响波动较大,其中体量较小的企业抗压能力较弱,也因此北交所内的新股和次新股在上半年都表现较为低迷。
如今2022年已接近尾声,北交所今年以来新股的表现情况怎么样?破发的频率在开市之后又有什么变化?
分季度来看,开市后北交所的破发率基本维持在半数破发的水平线上,破发比例按季度看二季度之后的破发情况较为严重,但二季度后的破发概率未出现明显变化,反而是新股上市之后的走势分化程度较大。
另外从破发程度看,2021年Q4到2022年Q1虽然破发企业较少,但却是破发程度最严重的时段(跌幅),其中破发最严重是北交所宣布开市后,首只上市的吉冈精密,上市当开盘价报40.88元,收盘价跌至31.16元,该股当日涨幅最高达196.76%,明显受益于开盘当天的市场情绪,但最后由于基本面不够支撑高估值,最终仍走向破发。
从成长性上看,破发和不破发的个股之间,似乎基本面并不是起决定因素,反而是发行价格更能左右其是否走向破发。
行业、市场、基本面、估值性价比以及当日上市的市场行情,都有可能对其价格产生较大的波动,但能明确的是新股破发已经成为除沪深主板之外的普遍现象,以及并不是破发了就说明新股不具投资价值。
假设新股破发主要是二级市场低迷所致,而非定价过高,那这时候的破发则恰是难逢的投资机遇,相反如果新股破发是因为定价过高,那么二级市场对该股应该“规避”,投资者也应防范“价值陷阱”。
股价涨跌是一个市场行为和市场正常现象,“新股不败”本身就不具备严格的投资逻辑,这种神话逝去实际上更有利于打新市场的投资生态。
打新本来就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去了解相关公司,并且需要多一些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多做一些横向纵向的对比,客观估值,少受一些市场情绪的干扰,而不是盲打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