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举行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副所长张斌,中国国际期货公司总经理王永利,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和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等多位专家围绕“当前人民币汇率有何新特征”、“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将如何演绎”等话题展开讨论。
刘元春表示,美国通货膨胀形势、劳动力市场状况等多因素证明,美国经济短期出现快速萧条的状况还不存在,这给予了美联储进行进一步加息的基础。美元指数走势以及全球资金的流动方向在短期不会发生变化。
刘元春指出,美元指数、美元加息所产生的趋势性影响,再加上两国市场上所体现的头部企业经营状况的微观数据支撑,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者对于外围金融市场风险溢价的提升。这种变化在短期内起到一个促推“超调”的作用。因此,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13%左右,是在预期范畴内。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承压态势还会持续。
刘元春认为,需要评估这种承压会不会带来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反应,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上。美元持续加息,美元指数持续上扬,对金融市场上和商品市场上的冲击是不同步的,压力是不一样的,短期金融市场压力要大大超越商品市场的压力。
刘元春分析,从中期角度,明年美国通货膨胀率的明显下调具有确定性。但与此同时,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化可能与美国通胀的周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不同步的周期冲击可能在明年会有所体现。应对近期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保持弹性、渐进原则,审慎处理。
张斌表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一个大基调,即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子货币,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当前市场供求被放在了一个更突出的位置上。
张斌认为,当经济基本面偏弱的时候,人民币贬值一点,能够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对外需形成更多支撑,对经济景气程度形成更多的支撑。当经济相对比较强一点的时候,特别是制造业相对比较强的时候,出口强一点的时候,人民币又升值。汇率变化基本反映经济变化,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让更高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张斌建议,如果不希望汇率进一步弱势,一是央行不要轻易干预外汇市场,不要轻易用逆周期因子。如果认为市场上投机因素很多,波动幅度很大,要干预就要非常坚决。二是有效运用逆周期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包括积极的货币政策。降息和汇率稳定并不矛盾。三是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在开放方面给出更进一步的政策,强化投资者的信心。
王永利表示,人民币汇率依然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美元加息直到年底或明年3月份都有可能。乌克兰危机依然没有明显好转,甚至还可能推动国际局势进一步分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的影响依然会加大。全球经济明年会进一步受压,外需可能对经济构成较大挑战。从国内看,中国还需要在宏观政策上做一些刺激性安排,这种情况反映到汇率上,汇率下行压力也会加大。
王永利指出,汇率走势会受到整个经济基本面发展、利率走势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必须把它放在经济发展、社会就业、以及稳定股债汇市场中进行一揽子考虑。除了基本面之外,市场预期、操控的问题要更加审慎地观察,提前做好预案。
徐高认为,美元利率快速上行是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最主要的原因。但当前人民币汇率已经基本由市场决定,我国民间的外汇资产负债状况大为改善增强了人民币汇率的韧性,因此人民币贬值并没有很快。
徐高表示,人民币汇率韧性给予了国内货币政策一定的空间。考虑到中美利差,把Shibor和美国的Libor放在一块,美国的Libor显著超过中国的Shibor了,所以,国内货币政策要考虑进一步降息是否会带来贬值的压力。
徐高表示,从国内现在的状况看,货币政策不应该降息。现在国内货币传导有待进一步畅通。一方面人民银行已经在银行间市场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另一方面,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是阻塞的。这种情况下,再降息来增加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从稳增长的角度来说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金融市场、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
管涛表示,人民币汇率明年大概率面临三个阶段。一是美联储继续紧缩的情况下,中美负利差,人民币仍然承压。二是由于美联储紧缩过度刺破资产泡沫,引发经济衰退。如果外需拐点出现,将会对中国稳增长带来更大的挑战,有可能让人民币承受更大的压力。明年美联储紧缩对中国的溢出影响,将会从金融冲击为主,演变为金融加实体双重的冲击。三是如果明年美国经济衰退,美联储大概率会重回货币宽松,这时候如果中国能够继续保持经济复苏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就可能重现2009-2013年的情形,资本回流,人民币重新走强。
管涛认为,人民币汇率明年是涨是跌,不取决于美元强弱,也不取决于中美利差,取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经济稳、金融稳,经济强、货币强。中国应该更加高效地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抓紧落实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巩固经济恢复的基础,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管涛建议,鉴于明年内外部都有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无论是市场主体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在加强经济形势和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基础上,做好情景分析压力测试,拟定应对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