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提议担任土耳其与库尔德武装的调停人,还承诺将“尽快”向叙利亚北部战略要地曼比季派兵。其实,与美国一样,法国看似突然高调接盘叙利亚的背后也存在逻辑可循。
“后国”时代的叙利亚局势演变总是出人意料。3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俄亥俄州里奇菲尔德一个军方训练场地,向美军士兵发表演说时表示,美军很快会撤出叙利亚,“让其他人处理那边的
尽管随后美国国务院和五角大楼均回应对撤军计划并不知情,而且特朗普的表态也有悖于此前美军宣布将长期在叙利亚保持军事存在的政策,但从接受与朝鲜领导人会面到对国安团队进行大洗牌,特朗普已用行动向外界宣示了谁才是美国政策的最终决定者。
就在舆论纷纷猜测特朗普口中的“其他人”指的是谁的时候,从法国方面传来的一条消息似乎给出了答案。同样在3月2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由库尔德武装主导的“叙利亚民主军”代表团时已承诺将派遣军队进入叙利亚曼比季,以协助当地库尔德武装抵御土耳其进军该城镇。而此前一天,马克龙曾与特朗普通话讨论叙利亚局势则更加坐实了法国要替美国接盘叙利亚的事实。
尽管特朗普有关“很快从叙利亚撤军”的表态看似突然,但实际上却有逻辑可循。
首先,特朗普一直把消灭“国”作为其竞选承诺和中东施政重点,而目前“国”不论在伊拉克还是叙利亚均大势已去。从叙利亚撤军,既兑现了竞选承诺又完成了施政目标。此外,特朗普在演说中抱怨美国在中东花了太多钱,从而影响了国内基建投资。可见,从叙利亚撤军彰显了其一贯以来的“美国优先”执政理念。
其次,美国曾企图将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作为介入叙利亚局势的一个有力抓手,但随着土耳其对库尔德武装跨境军事行动的不断深入,不仅破坏了美国扶植库尔德武装组建“边境安全部队”的计划,而且还迫使美国日益面临与北约盟友土耳其爆发冲突的风险。对特朗普而言,原本就不是中东政策重点的叙利亚俨然成为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此外,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国防战略报告》都将中国列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同时,美国最近接连在台湾和贸易问题上针对中国做出冒险举动。从中可以看出,特朗普从叙利亚撤军预示着外交政策重心的调整,今后一段时间将全力应对朝核问题和中国“挑战”。
跟特朗普想当甩手掌柜不同,马克龙却对叙利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一直是土耳其跨境军事行动的最大批评者之一,而且也曾向库尔德武装提供武器援助并向该地区派遣数十名特种兵。如今更是意图进一步加大介入力度。除了提议担任土耳其与库尔德武装的调停人,还承诺将“尽快”向叙利亚北部战略要地曼比季派兵。其实,与美国一样,法国看似突然高调接盘叙利亚的背后也存在逻辑可循。
首先,马克龙称自己的外交政策是戴高乐—密特朗主义,也就是说他要重建法国独立自主的大国地位,即在最大程度上展示法国的外交能力、在国际上塑造法国的大国形象。从这个战略目标出发,马克龙一方面积极开展同德国、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的全方位“大国外交”;另一方面则主动在重塑欧洲、逆全球化、气候变化、伊朗核协议等国际热点和重大问题上频频发声。其中,在国际政治热点的中东事务上寻找法国的存在感自然也是应有之义。
其次,因为属于中东范围的北非国家在历史上大都是法国的殖民地,而西亚的黎巴嫩和叙利亚在历史上也曾被法国“托管”。这种特殊的历史联系让法国在中东拥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因此中东事务也历来受到法国的特别关注。自马克龙执政以来,从斡旋黎巴嫩政治危机到接连出访中东多国,从批评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到支持履行伊朗核协议,一系列言行已显示出对中东政局的深度介入趋势。在此背景下,法国在与自身颇有渊源的叙利亚问题上比现在走得更远也属情理之中。
最后,“踌躇满志”的马克龙上台后提出的多项改革法案都未能得到支持,甚至有高官因为不支持他的改革政策而辞职。与此同时,马克龙的社会改革在不愿轻易改变的法国民众看来也显得过于激进。据2月最新民调显示,马克龙的支持率滑落到50%以下,达去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面对内政困境和支持率下跌,马克龙有意通过外交的积极作为来挽意支持。
美国和法国在叙利亚的一退一进必将给叙利亚局势带来新的变数,未来局势发展将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变量。第一,美国一旦撤军是否意味着其叙利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此前特朗普下令对叙利亚动武以及增兵一度被认为叙利亚政策趋于强硬。第二,法国如果出兵叙利亚曼比季将面临如何协调与土耳其利益的考验,土耳其方面已明确拒绝法国调停并声称军事行动会继续向东推进。第三,作为在叙利亚问题上最具话语权的俄罗斯,对法国这个试图进入的新玩家究竟持何种态度也值得观察。(责任编辑 王琳)